肩周炎主要症状包括疼痛、肩关节活动受限、肌肉痉挛与萎缩、怕冷、压痛,X线检查多为阴性,治疗方法有药物、物理、运动和手术治疗。
肩周炎,又称肩关节周围炎,是一种常见的肩部疾病,其主要症状包括:
1.疼痛:初期常感肩部疼痛,疼痛可逐渐加重,呈阵发性或刀割样痛,夜间明显,影响睡眠。疼痛可向颈项及上肢(特别是肘部)扩散。
2.肩关节活动受限:肩关节各方向活动均可受限,以外展、上举、内外旋更为明显,严重时,患肢不能梳头、洗脸、扣腰带等。
3.肌肉痉挛与萎缩:三角肌、冈上肌等肩周围肌肉早期可出现痉挛,晚期可发生废用性肌萎缩,出现肩峰突起、上举不便、后伸不能等症状。
4.怕冷:患肩怕,即使在暑天,肩部也不敢吹风。
5.压痛:多数患者在肩关节周围可触到明显的压痛点,多在肱二头肌长头腱沟、肩峰下滑囊、喙突、冈上肌附着点等处。
6.影像学检查:X线检查多为阴性,后期部分患者可有骨质疏松或岗上肌腱、肩峰下滑囊钙化。
肩周炎的治疗方法包括:
1.药物治疗:可口服非甾体类抗炎药(如布洛芬、双氯芬酸钠等)缓解疼痛,也可在痛点局部封闭,但需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和禁忌症。
2.物理治疗:包括热敷、冷敷、按摩、针灸、拔罐等,可缓解疼痛,改善肩关节活动度。
3.运动治疗: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适量的肩部运动,如爬墙运动、体后拉手运动等,以增强肩部肌肉力量,恢复肩关节活动度。
4.手术治疗:如果肩周炎症状严重,保守治疗无效,可考虑手术治疗,如松解术、肩关节镜下松解术等。
需要注意的是,肩周炎有自限性,一般在1~2年内可自愈,但如果不进行积极治疗,可能会导致肩关节功能障碍,影响日常生活。因此,一旦出现肩周炎症状,应及时就医,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此外,对于老年人、糖尿病患者、肩部受过伤的人等高危人群,应注意肩部保暖,避免过度劳累,预防肩周炎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