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周炎,又称粘连性肩关节囊炎,是一种常见的肩部疾病,好发于50岁左右的中老年人,故也被称为“五十肩”。
肩周炎主要是由于肩关节周围的软组织,如肌腱、韧带、滑囊和关节囊等发生了慢性炎症和粘连,导致肩关节出现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其发病原因较为复杂,通常与肩部的长期劳损、外伤、内分泌紊乱、风寒湿邪侵袭等因素有关。
肩周炎的主要症状包括肩部疼痛,这种疼痛往往在夜间加重,影响睡眠,且疼痛可向颈部、上肢等部位放射。随着病情的发展,肩关节的活动范围会逐渐减小,尤其是外展、外旋、后伸等动作受限明显,患者可能难以完成梳头发、穿衣、抬手等日常动作,严重影响生活质量。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肩部肌肉萎缩,以三角肌最为明显,这是由于长期疼痛和活动受限导致肌肉废用性萎缩。
在诊断方面,医生主要依据患者的症状、体征以及影像学检查来确诊。体格检查时,可发现肩部有明显的压痛点,如肩峰下、喙突、结节间沟等部位。X线检查一般无明显异常,但可排除其他肩部骨骼疾病;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则有助于明确肩关节周围软组织的病变情况。
肩周炎具有一定的自限性,病程通常在1-2年,但即使病情自行缓解,也可能会遗留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治疗方面,主要以缓解疼痛、恢复关节活动度为目标。早期可通过休息、热敷、按摩、理疗等方法来减轻疼痛和炎症;疼痛较严重时,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泼尼松等药物进行止痛。同时,患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康复训练,如爬墙法、划圈法、拉毛巾法等,以逐渐恢复肩关节的活动功能。对于保守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如关节镜下松解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