猩红热的主要毒性物质是致热外毒素,能引起人体发热和皮肤充血等症状,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可防可控。
能引起人类猩红热的主要毒性物质是致热外毒素。
致热外毒素是猩红热的主要致病物质,其主要成分是红疹毒素。当A组链球菌感染人体后,可产生致热外毒素,该毒素能使人体体温调定点上移,从而引起发热。此外,致热外毒素还能引起皮肤血管扩张、充血、水肿,使皮肤出现弥漫充血的皮疹。
猩红热是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其临床表现为发热、咽峡炎、全身弥漫性鲜红色皮疹和疹退后明显的脱屑。少数患者可出现变态反应性心、肾、关节并发症。
对于猩红热患者,应及时进行隔离治疗,注意口腔和皮肤的清洁卫生,饮食以流质、半流质为主。猩红热患者应卧床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多喝水,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
对于猩红热的预防,主要是加强卫生教育,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手、勤通风、勤晒衣被等。在猩红热流行期间,应避免前往人群密集的场所,如商场、影院等。同时,应加强幼儿园、学校等集体单位的卫生管理,做好晨检、消毒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