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身体出现大便不成形、舌苔厚腻等18种症状时,说明体内湿气较重。调理方法包括饮食、运动、中医、环境和作息等方面,特殊人群需注意。
中医认为,湿气是引发许多疾病的关键,在正常情况下,人体对于外界温度、湿度变化有自然调节能力,但有些人因体质、疾病或生活习惯不良,造成体内水分调控系统失衡,水分排不出去,因此影响健康。当身体出现以下症状时,就说明体内湿气较重:
1.大便不成形,溏稀或者便秘;
2.舌苔厚腻,舌体边缘成锯齿状,俗称裙边舌;
3.疲倦无力,无精打采,困乏嗜睡;
4.口干,口苦,口臭;
5.痰多,咳嗽,嗓子不清爽;
6.头发油腻,脱发,白发;
7.肥胖,减肥后容易反弹;
8.浮肿,眼袋下垂;
9.腰酸关节疼痛;
10.胸口闷;
11.黑眼圈;
12.头晕没精神,特别疲劳;
13.阴部潮湿;
14.阴囊潮湿;
15.对房事不感兴趣;
16.脸上长斑,起痘,满脸油光;
17.白带有异味,瘙痒;
18.皮肤油腻,起湿疹等等。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调理方法:
1.饮食调理:
多吃一些健脾利尿的食物,如薏苡仁、冬瓜、荷叶、山楂、西瓜、芹菜、赤小豆等。
避免吃生冷食物,少吃甜食,避免增加脾的运化负担。
戒烟戒酒。
2.运动调理:
运动可以缓解压力,促进身体器官运作,加速湿气排出体外。
跑步、健走、游泳、瑜珈、太极等运动,有助活化气血循环,增加水分代谢。
3.中医调理:
拔罐:可以逐寒祛湿、疏通经络、祛除瘀滞、行气活血、消肿止痛、拔毒泻热,具有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解除疲劳、增强体质的功能,从而达到扶正祛邪、治愈疾病的目的。
艾灸:艾灸有开郁、祛湿、补阳气的作用,特别适合祛湿。
按摩:通过按摩相关穴位,可以促进新陈代谢,调节内分泌,改善肠胃功能,从而达到祛湿的效果。
4.环境调理:
避免潮湿的环境,尽量减少在潮湿的环境中工作和生活。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打开窗户通风换气。
5.作息调理:
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
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一些湿气重的人群,可能需要长期的调理才能见到效果。同时,如果湿气重的症状较为严重,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调理。
此外,特殊人群如孕妇、儿童、老人等,在进行调理时需要特别注意,避免使用一些不适合的方法。同时,如果湿气重的症状持续时间较长或伴有其他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以便明确病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