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密度脂蛋白0.95mmol/L偏低可能是饮食因素、缺乏运动、睡眠不足压力大、动脉粥样硬化等原因引起,可以通过饮食调整、适当运动、调整生活习惯、使用药物进行改善。
1.饮食因素
摄入过多的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酸,如油炸薯条、烘烤饼干以及油炸鸡翅等,体内大量的脂肪堆积会降低高密度脂蛋白水平。
选择富含纤维、低胆固醇和低饱和脂肪的饮食,适量进食苹果、生菜、鱼肉、紫米等食物,并且减少摄入高胆固醇和高饱和脂肪的食物,如炸鸡、烟熏香肠等,帮助控制高密度脂蛋白指数。
2.缺乏运动
运动是提高身体代谢率较好的手段,当人体缺乏运动时,身体的代谢率会下降,导致脂肪和胆固醇的代谢速度减慢,身体对于高密度脂蛋白的生成和利用效率降低,从而造成其水平偏低。
适度的有氧运动,如快步走、慢跑、游泳或骑自行车等,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提升高密度脂蛋白水平,预防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等。
3.睡眠不足压力大
在平时生活中长时间的熬夜或压力过大等因素,可能会导致身体内部的代谢过程出现紊乱,影响高密度脂蛋白水平。
因此,需要每天保持8个小时左右充足的睡眠时间,通过听音乐、冥想等方式放松心情缓解压力,从而帮助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恢复正常。
4.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粥样硬化疾病期间会引起大量的脂质和复合糖类在动脉内膜的积聚,脂质代谢的紊乱,并干扰高密度脂蛋白的正常功能,造成其数值偏低。
可以在专业医生的意见下使用辛伐他汀片、普伐他汀片、阿托伐他汀片等他汀类药物,可以抑制胆固醇生物合成,降低肝脏对高密度脂蛋白清除,从而提高高密度脂蛋白水平。
建议高密度脂蛋白指标出现偏低情况的患者,应该尽早到医院在专业医生的嘱咐下采取应对措施,以便于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维护心血管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