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多岁血压高需要重视,治疗建议包括改善生活方式、定期监测血压、药物治疗、治疗其他疾病和关注靶器官损害。
1.改善生活方式
这是治疗高血压的基础,无论是否用药,都应该坚持。具体包括低盐低脂饮食、适量运动、控制体重、戒烟限酒、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保持心态平和等。
2.定期监测血压
建议每天测量血压,了解自己的血压变化情况。如果血压持续升高或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
3.药物治疗
如果生活方式改善后,血压仍不能达标,或血压升高出现了头晕、头痛等不适症状,就需要服用降压药物了。降压药物有很多种,需要根据个人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一般来说,开始时可以选择一种药物,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直到血压达标。如果一种药物效果不好,可以联合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降压药物需要长期服用,不能擅自停药或增减剂量。
4.治疗其他疾病
有些疾病也会导致血压升高,如肾脏疾病、内分泌疾病、心血管疾病等。如果查出患有这些疾病,需要积极治疗原发病,有助于控制血压。
5.关注靶器官损害
长期高血压会对心、脑、肾等靶器官造成损害,导致冠心病、心力衰竭、脑卒中、肾功能不全等并发症。因此,需要定期检查靶器官功能,如心电图、心脏超声、颈动脉超声、尿常规、肾功能等,以便早发现早治疗。
总之,三十多岁血压高需要综合治疗,包括改善生活方式、药物治疗、治疗其他疾病和关注靶器官损害等。同时,要定期监测血压,遵医嘱服药,避免血压波动过大。如果血压控制不好或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