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激综合征心电图特点是P-R间期缩短、QRS波群增宽与异常、异常Q波、继发性ST-T改变、预激波。
1、P-R间期缩短
P-R间期是心电图上从心房收缩开始到心室收缩开始的时间。在预激综合征中,由于存在额外的房室传导路径,使得心室激动速度增快,从而导致P-R间期缩短。通常情况下,P-R间期会小于0.12秒,甚至可能缩短至0.10秒以内。
2、QRS波群增宽与异常
由于额外的房室传导路径,心室除极时间延长,导致QRS波群的宽度增加。QRS波时间通常大于0.11秒,甚至可达0.15-0.20秒。此外,QRS波群的起始部分可能出现粗钝或顿挫的δ波,是预激综合征的典型表现之一。而QRS波群的终末部分则通常保持正常。
3、异常Q波
在预激综合征中,由于心室除极速度增加,可能导致异常Q波的出现,异常Q波通常出现在QRS波群的起始部分,与δ波相关。
4、继发性ST-T改变
预激综合征患者常伴有心室肌的非典型去极化,可能导致ST段和T波的异常变化。ST段可能呈现水平型或下斜型压低,T波可能表现为低平、倒置或振幅增高等形态。上述改变通常是继发于心室除极过程的异常。
5、预激波
预激波是预激综合征心电图中的特征性波形,其时限多在0.03-0.06秒之间,振幅多为0.2-0.5mV。预激波的方向可能与QRS波主波方向一致,也可能相反。预激波的存在进一步证实心室肌的预先激动。
需要注意,心电图特征在不同患者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变异,因此诊断应综合考虑心电图、临床表现和其他辅助检查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