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咳嗽可能与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肺炎、哮喘、肺结核、支气管扩张等原因有关,可以通过一般治疗、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处理。
1.上呼吸道感染
若小儿的上呼吸道受到细菌感染发生急性炎症,会刺激呼吸道黏膜,引起黏膜充血、水肿和分泌物增多,从而刺激咳嗽反射以清除分泌物。
家长要保持室内空气清新,给小儿少量多次饮用温水,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给其服用头孢克肟颗粒、头孢呋辛酯颗粒、头孢拉定颗粒等抗生素类药物治疗,抑制细菌繁殖,减轻咳嗽。
2.急性支气管炎
病毒、支原体等病原体侵袭支气管黏膜,导致局部分泌大量炎性物质,小儿会出现咳嗽、咳痰等症状。
家长应让小儿经常调换卧位,使呼吸道分泌物易于排出。其次,若咳嗽、咳痰严重,可以在医生的建议下给其服用氢溴酸右美沙芬颗粒、复方福尔可定口服溶液、氨溴特罗口服溶液等药物治疗,达到止咳化痰的目的。
3.肺炎
若小儿患有肺炎,炎症因子会刺激导致机体产生免疫应答,形成痰液并刺激呼吸道,引起咳嗽、咳脓痰等症状。
家长应让小儿多休息,同时遵医嘱给予盐酸氨溴索颗粒、小儿化痰止咳颗粒、乙酰半胱氨酸颗粒等药物治疗,促进痰液排出,同时减轻咳嗽的症状。
4.哮喘
若小儿患有哮喘,近期接触到尘螨、花粉等过敏原后发生过敏反应,引起气道高反应性和炎症,也可表现为反复的咳嗽、喘息等。
应避免小儿接触过敏原,遵循医生的建议使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进行长期控制,如丙酸氟替卡松吸入气雾剂、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布地奈德吸入气雾剂等。
5.肺结核
结核分枝杆菌侵袭肺部组织,引起炎症反应和干酪样坏死,形成结核病灶。病灶刺激支气管黏膜,会引起咳嗽。
家长要严格遵循医生的建议规律给小儿服用抗结核类药物治疗,如异烟肼片、帕司烟肼片、利福平片等,抑制结核分枝杆菌繁殖,控制病情发展。
6.支气管扩张
若小儿存在支气管扩张的情况,支气管的管壁发生破坏或者变形,会导致气道分泌物增多以及气道高反应性,进而引发咳嗽。
若病灶局限,并且保守治疗效果不佳,家长要尽快听从医生的建议,通过外科手术将病变组织切除提高小儿的生活质量。
家长日常应注意小儿的饮食,保证营养元素均衡摄入,同时密切关注其症状,定期带其到医院复诊,以便于医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