猩红热是一种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好发于5-15岁儿童,一年四季都有发生,尤以冬春季节为多。其临床特征为发热、咽峡炎、全身弥漫性鲜红色皮疹和疹退后明显的脱屑,少数患者还会出现心、肾、关节损害。
猩红热是一种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好发于5-15岁儿童。其临床特征为发热、咽峡炎、全身弥漫性鲜红色皮疹和疹退后明显的脱屑。少数患者患病后由于变态反应而出现心、肾、关节的损害。本病一年四季都有发生,尤以冬春季节为多。
发热:起病急,高热、咽痛、头痛、食欲减退、全身不适等。
咽峡炎:咽部红肿,可有脓性分泌物,软腭黏膜充血,可有米粒大小的皮疹,周围充血。
皮疹:皮疹为猩红热最重要的症状之一。皮疹为弥漫充血的皮肤上出现针尖大小的皮疹,皮疹之间充血发红,压之褪色,触之砂纸感,一般于发热后24小时内开始出疹,始于耳后、颈部、上胸部,然后迅速蔓延至全身。皮疹消退后可有片状脱皮。
草莓舌:起病初期,舌乳头肿胀,舌苔白,边缘充血,称为草莓舌。
帕氏线:在皮肤皱褶处,如腋窝、肘窝、腹股沟等部位,皮疹密集,压之褪色,摩擦后可出现一条红色线状疹,称为帕氏线。
口周苍白圈:由于面部充血,而口周相对苍白,称为口周苍白圈。
恢复期:一般在发病后1周左右,皮疹开始消退,体温逐渐下降,症状逐渐缓解。
需要注意的是,猩红热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疾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因此,在猩红热流行期间,应尽量避免带儿童去公共场所,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如果儿童出现发热、咽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并避免与他人接触,以免传染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