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结石导致血尿的原因包括结石移动与摩擦、尿路感染、尿路阻塞、肾盏内压力增高等。
1.结石移动与摩擦
肾结石在肾脏或尿路中移动时,会与肾盂、输尿管等部位的黏膜发生摩擦,导致黏膜表面的毛细血管破裂,血液混入尿液中,形成血尿。结石在形成和移动过程中,还可能划伤或压迫肾小管、肾盏等部位,导致局部血管破裂,血液随尿液排出。
2.尿路感染
肾结石容易导致尿路梗阻,使尿液在肾盏、肾盂等处滞留,容易滋生细菌,引发尿路感染。感染时,细菌产生的毒素和炎症反应会损伤尿路黏膜,导致血管破裂,出现血尿。这种血尿往往伴随有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
3.尿路阻塞
肾结石可能导致尿路阻塞,使尿液不能顺畅排出。阻塞部位上方压力增高,导致肾盏、肾盂扩张,血管破裂,出现血尿。
4.肾盏内压力增高
肾结石本身或由其引起的尿路阻塞可能导致肾盏内压力增高。这种高压状态会使肾小球滤过膜受损,红细胞容易泄漏到尿液中,形成血尿。
总之,肾结石是导致血尿的常见原因之一。对于肾结石患者,应密切关注血尿情况,及时就医,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