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鼻炎主要根据辩证结果论治,常见的辩证类型包括肺脾气虚型、肾阳不足型、邪毒久留型、肺经风热型等。
1.肺脾气虚型
鼻炎患者多表现为鼻塞、流涕清稀、嗅觉减退、遇寒加重、鼻甲苍白等症状。这是由于肺气虚弱、卫表不固,或脾虚运化失司,痰湿内生,雍遏鼻窍所致。治疗时应补益肺气、健脾益气、祛风通窍。可选用参苓白术散合补中益气汤加减。
2.肾阳不足型
患者除了鼻炎症状外,还可能有腰膝酸软、形寒肢冷、遗精早泄、夜尿多等症状。这是由于肾阳不足,温煦失职,气化失司,鼻窍失于温养所致。治疗时应温补肾阳、固肾纳气。可选用金匮肾气丸或真武汤加减。
3.邪毒久留型
鼻炎患者病程较长,鼻塞、流涕、嗅觉减退等症状顽固不愈,鼻甲暗红、表面不平滑。这是由于邪毒久留,气滞血瘀,鼻窍肌膜肿胀、肥厚所致。治疗时应活血化瘀、散结通窍。可选用当归芍药散合通气散加减。
4.肺经风热型
患者表现为鼻塞、涕黄稠、嗅觉减退、头痛、发热、微恶风、口渴、咳嗽、咯痰、舌红、苔微黄、脉浮数等症状。这是由于风热邪毒侵袭肺经,邪热壅肺,肺气失宣,鼻窍不利所致。治疗时应疏风清热、宣肺通窍。可选用银翘散加减。
鼻炎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暖,避免上呼吸道感染;避免接触过敏原;保持鼻腔清洁;适当锻炼,增强体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