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有血块、尿血可能与膀胱炎、膀胱结石、泌尿系肿瘤等因素有关,应根据病因对症处理。
1、膀胱炎
膀胱炎是由于细菌感染、药物、结石、异物等原因引起的膀胱炎性病变,可出现尿血、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膀胱短时间内出血过多而不能及时排出体外会凝结成血块。
可根据致病菌类型及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抗生素治疗,临床上常用的有诺氟沙星、氧氟沙星等喹诺酮类以及头孢克洛、头孢呋辛等头孢类抗菌药。膀胱炎急性发作期尽量卧床休息。平时应注意清淡饮食,多补充水分,注意个人卫生。
2、膀胱结石
尿路梗阻时,尿液在膀胱内残留,导致草酸、钙、磷酸盐等浓度增加,从而形成膀胱结石,结石在运动时可损伤膀胱黏膜,引起膀胱出血和血块的现象。
对于较小的膀胱结石,可通过大量饮水、做跳跃运动等促进结石排出,并发尿路感染者可以使用诺氟沙星、环丙沙星等药物治疗;如果结石体积较大,可通过经尿道取石术、冲击波碎石术等方法进行治疗。膀胱结石的患者平时适当增加饮水量,保证每日尿量达到2000ml以上。
3、泌尿系肿瘤
肾癌、肾盂癌、输尿管癌、膀胱癌等泌尿系肿瘤病灶破损或引起正常组织、黏膜损伤时,患者可出现持续性、无痛性、全程血尿,出血较多引起血液凝固时则会表现为膀胱内有血块。
泌尿系肿瘤通常以手术治疗为主,部分肿瘤在早期通过微创的方法可以治愈。术后可遵医嘱使用吉西他滨、顺铂等化疗药物进行治疗,也可以采用放射疗法进行辅助治疗。患者平时还应定时复查,坚持随访。饮食方面避免食用辛辣、高脂肪、油炸类的食物,不宜进行剧烈的体育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