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的脊柱疾病,主要症状是腰痛和下肢放射痛,体征包括腰部肌肉紧张、压痛、直腿抬高试验阳性等。其诊断主要依靠症状、体征和影像学检查,治疗方法包括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预防方法包括保持良好的姿势、加强腰部肌肉锻炼、注意保暖和避免过度劳累等。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的脊柱疾病,主要症状是腰痛和下肢放射痛。其体征主要包括腰部肌肉紧张、压痛、直腿抬高试验阳性等。以下是关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些信息:
1.症状:
腰痛:是最常见的症状,可为持续性或间歇性,站立、行走、负重或劳累后加重,卧床休息后减轻。
下肢放射痛:疼痛可沿臀部、大腿后侧、小腿外侧、足跟或足背放射,咳嗽、打喷嚏、大便等增加腹压的动作可使疼痛加剧。
麻木无力:可出现下肢麻木、无力,严重者可出现肌肉萎缩。
马尾综合征:若突出的椎间盘压迫马尾神经,可出现大小便障碍、鞍区麻木等症状。
2.体征:
腰部肌肉紧张:腰部活动受限,可有不同程度的腰肌紧张和痉挛。
压痛:棘突间或棘突旁有压痛,有时可向下肢放射。
直腿抬高试验阳性:患者仰卧,伸直下肢,被动抬高患肢,当抬高到一定角度时,出现下肢放射痛,即为直腿抬高试验阳性。
加强试验阳性:患者仰卧,屈髋屈膝,肌肉放松,检查者一手固定患侧骨盆,一手握住患肢踝部,将下肢逐渐抬高,使髋关节被动伸直,若出现下肢放射痛加剧,即为加强试验阳性。
感觉异常:可出现下肢感觉减退、过敏或消失。
运动障碍:可出现肌力下降、肌肉萎缩等。
3.诊断:
根据症状和体征,结合影像学检查,如X线、CT、磁共振成像(MRI)等,一般可明确诊断。
对于症状不典型或怀疑有隐匿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可进行磁共振造影、脊髓造影等检查。
4.治疗:
非手术治疗:适用于症状较轻、初次发作或病程较短的患者。包括休息、药物治疗(如非甾体抗炎药、肌肉松弛剂、营养神经药等)、物理治疗(如热敷、按摩、牵引等)、中医中药治疗等。
手术治疗:适用于症状严重、保守治疗无效或出现马尾综合征的患者。手术方法包括传统的开放手术和微创手术,如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显微镜下髓核摘除术等。
5.预防:
保持良好的坐姿和站姿,避免长时间弯腰、负重。
加强腰部肌肉锻炼,增强脊柱的稳定性。
注意腰部保暖,避免受寒。
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
总之,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的疾病,早期诊断和治疗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如果出现腰痛、下肢放射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