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肌劳损的症状包括腰部疼痛、腰部压痛、活动受限、肌肉僵硬、牵涉痛等。
1.腰部疼痛
腰肌劳损患者通常会出现腰部疼痛,这种疼痛多为胀痛、酸痛,且表现为间歇性反复发作。疼痛范围相对广泛,可能向臀部放射。腰部肌肉因长期过度使用或不当姿势导致肌肉纤维受损,引发炎症反应和肌肉粘连,从而产生疼痛。疼痛可能因肌肉紧张、受凉或劳累而加重。
2.腰部压痛
用手按压腰部时,患者可出现压痛症状,压痛点通常位于肌肉起止点附近,如一侧或两侧骶棘肌轻度压痛。腰肌劳损导致肌肉纤维断裂、出血和渗出,这些组织易受到牵拉和压迫,进而刺激内在神经纤维,产生压痛感。
3.活动受限
腰肌劳损严重时,患者可能出现活动受限,如起床费力、行走困难等。这是因为患侧腰肌痉挛收缩,骨盆倾斜,导致腰部僵硬。腰部肌肉受损后,为保护受损部位,肌肉会痉挛收缩,限制腰部活动范围。同时,骨盆倾斜和腰部僵硬进一步加剧了活动受限。
4.肌肉僵硬
腰肌劳损患者常感到腰部肌肉僵硬,特别是在晨起或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后。肌肉长期劳损导致肌肉纤维紧张、痉挛,进而形成肌肉僵硬。僵硬感可能因受凉、劳累或不当姿势而加重。
5.牵涉痛
腰肌劳损患者除了腰痛外,还可能伴有臀部及大腿后方的牵涉痛。但这种牵涉痛通常不会波及到膝关节以下。腰部肌肉受损后,疼痛信号可能沿神经传导至臀部及大腿后方,产生牵涉痛。但由于腰肌劳损不涉及神经根受压,因此牵涉痛通常不会波及到膝关节以下。
这些症状的产生与腰部肌肉长期劳损、炎症反应、肌肉粘连以及神经传导异常等因素有关。治疗腰肌劳损时,应综合考虑这些症状及其机制,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