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后手肿可采取抬高患肢、冷敷、压迫包扎、适当活动、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方法,特殊人群需特别注意,应及时就医。
1.抬高患肢
将受伤的手抬高至心脏水平以上,可以促进血液回流,减轻肿胀。
2.冷敷
在受伤后的前72小时内,可以使用冰袋或冷毛巾冷敷肿胀部位,每次15-20分钟,每天数次。冷敷可以收缩血管,减少出血和肿胀。
3.压迫包扎
使用弹性绷带包扎肿胀部位,但不要过紧,以免影响血液循环。包扎可以提供一定的压力,减少肿胀。
4.适当活动
在医生的指导下,逐渐开始进行手部的活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和恢复。但要避免过度活动,以免加重肿胀。
5.药物治疗
可以使用一些药物来缓解肿胀和疼痛,如非甾体抗炎药、活血化瘀的中药等。但要注意药物的使用剂量和副作用。
6.物理治疗
在肿胀消退后,可以进行一些物理治疗,如超声波、电疗、按摩等,帮助恢复手部的功能。
7.就医复诊
如果肿胀持续不消退,或者出现疼痛加剧、手部麻木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复诊,以便调整治疗方案。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类型的骨折和个体情况可能需要不同的处理方法。在处理骨折后手肿时,应遵循医生的建议,并注意保持手部的清洁和卫生,避免感染。同时,要注意休息,避免手部过度用力,促进骨折的愈合和恢复。
此外,对于老年人、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患者等特殊人群,骨折后手肿的处理可能需要更加谨慎。这些人群可能存在血液循环不良、免疫力下降等问题,容易导致感染和并发症的发生。因此,在处理骨折后手肿时,应特别关注这些人群的身体状况,并及时就医,接受专业的治疗和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