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39℃可以艾灸大椎、风池、曲池、合谷、百会等穴位。
1.大椎
位于颈后,低头时突出的骨头(第7颈椎棘突)下的凹陷处。大椎穴为所有阳经的交汇处,艾灸此穴位可以清热解表,对发烧等表证具有泄热的作用。
2.风池
在头后方两条大筋旁的凹陷处,与耳垂相平行。风池穴具有益气壮阳的作用,且外邪通常由此处入侵机体。艾灸风池穴可通过刺激穴位而祛除外邪,从而缓解发烧等症状。
3.曲池
位于肘横纹外侧端,肱骨外上髁和尺泽穴连线的中点。尺泽穴是屈肘时,肘横纹处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艾灸曲池穴不仅可以清热解表,还能疏通经络,缓解发热引起的不适症状。
4.合谷
位于虎口的中点,可用一只手拇指内侧的横纹对准另一只手的虎口,拇指向下按压的位置即是。合谷穴与肺经相通,具有宣肺理气、清热解表的作用,可起到退烧的功效。
5.百会
位于两耳尖连线和头顶正中线的交点处。艾灸百会穴可使热外散,达到较快的退烧效果。但艾灸过程中正气可能会有一定的损失,从而引起人体气血等亏虚,因此艾灸百会穴的同时可以搭配神阙穴,以补益气血。
需要注意的是,艾灸退烧仅适用于风寒引起的发烧,对于实热引起的高热可能无效。此外,在进行艾灸时,应以皮肤温热潮红为标准,避免艾灸条烫伤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