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丰隆穴、中脘穴、曲池穴、足三里穴、脾俞穴等穴位可帮助缓解湿气重引起的身体不适,但按摩只能起到辅助作用,湿气重问题严重时应及时就医。
1.丰隆穴
位于小腿外侧,外踝尖上8寸,胫骨前肌外缘,条口旁开2寸,主治头痛、眩晕以及咳嗽痰多等痰饮病证,具有祛湿化痰的作用。
2.中脘穴
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中脘穴是腑的会穴,凡是脾胃失调、运化失常导致的各类脏腑相关疾病都可以用中脘治疗。
3.曲池穴
位于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穴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大肠经的湿浊之气聚集于此。现代常用于治疗肩肘关节疼痛、上肢瘫痪、高血压、荨麻疹、流行性感冒、扁桃体炎、甲状腺肿大、急性胃肠炎等。
4.足三里穴
在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具有燥化脾湿,生发胃气的功效。
5.脾俞穴
在背部,当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按摩脾俞穴可以增强机体免疫力,促进血液循环,消除水肿。
需要注意的是,按摩只能起到辅助作用,并不能完全治愈湿气重的问题。在按摩的同时,还需要注意饮食、作息等方面的调整,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果湿气重的问题较为严重,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