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便秘主要是由激素变化、会阴侧切或剖宫产伤口疼痛、产后活动减少、饮食因素等原因引起。
1.激素变化
女性怀孕后体内孕激素水平升高,产后孕激素水平急剧下降,这种激素水平的波动会使肠蠕动减慢。在孕期,孕激素可使肠蠕动减慢,导致粪便在肠道内停留时间延长,水分被过度吸收,从而引起便秘。产后虽然孕激素水平下降,但肠道功能的恢复需要一段时间,在此期间仍可能出现便秘。
2.会阴侧切或剖宫产伤口疼痛
顺产时的会阴侧切或剖宫产的腹部伤口在产后会带来疼痛,使产妇不敢正常用力排便。产妇因担心排便时用力会牵拉伤口导致疼痛加剧甚至伤口裂开,而有意减少排便次数或抑制便意,久而久之就容易导致便秘。
3.产后活动减少
产后产妇身体较为虚弱,卧床时间相对较长,活动量明显减少。缺乏运动使得肠道蠕动变慢,不利于粪便的推进和排出,进而引发便秘。
4.饮食因素
产后饮食结构不合理也可能导致便秘。部分产妇为了下奶,过多摄入高蛋白、高脂肪食物,而忽略了膳食纤维的摄入。膳食纤维摄入不足会使粪便体积减小、质地变硬,难以顺利排出。
此外,产后产妇可能面临诸多心理压力,如照顾新生儿的焦虑、身体恢复的担忧等。不良的心理状态可能会影响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进而干扰肠道蠕动,诱发便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