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尿管结石导致肾轻度积水一般能拖4周,但不建议拖延治疗。
输尿管结石是尿液中的矿物质结晶在输尿管内形成的固体物质。当结石阻塞输尿管时,尿液的排出受到阻碍,从而导致肾脏内的尿液逐渐积聚,形成肾积水。轻度肾积水通常指肾脏内积液较少,尚未对肾脏功能造成显著影响。
轻度肾积水在初期可能症状不明显,但患者不应因此忽视或拖延治疗。一般情况下,输尿管结石导致肾轻度积水可以拖延4周左右,通常不会造成太大影响。如果4周后仍然未治疗,可能导致输尿管结石继续增大或发生嵌顿,进一步加重梗阻和肾积水的程度。
随着肾积水的持续加重,肾脏内的压力逐渐增加,可能导致肾实质受压变薄,进而影响肾脏的正常功能。长期如此,可能导致肾功能不全甚至肾衰竭。
虽然输尿管结石造成肾轻度积水后能够拖延4周,但是在医学上对于肾积水的处理原则是“早发现、早治疗”。因为一旦肾积水达到一定程度,即使经过治疗,肾脏功能的恢复也可能受到一定限制。因此,患者不应抱有侥幸心理,认为轻度肾积水可以自愈或拖延治疗,确诊后应及时遵医嘱进行治疗。
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α受体阻滞剂进行治疗,比如多沙唑嗪、特拉唑嗪、坦索罗辛等,能够松弛输尿管下段平滑肌,使结石排出体外。如果通过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可以进行手术治疗,比如体外冲击波碎石术、输尿管镜碎石术等,将输尿管结石去除后,肾积水也会消失。
患者病情治愈后,可以通过一些措施来预防输尿管结石复发,比如每天喝水在2.5-3.0L以上,以稀释尿液;饮食方面少吃容易促进结石形成的食物,如芦笋、菠菜等;尽量避免使用易诱发结石形成的药物,比如乙酰唑胺、维生素C、维生素D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