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踝骨折后禁忌事项有避免过度活动、负重行走、姿势不当、过度依赖支具、食用辛辣刺激食物以及石膏固定时避免过紧等。
1.过度活动
在脚踝骨折刚开始愈合阶段,过度活动可能会导致骨折处的断裂再次移位或延长愈合时间。因此,患者应该在医生的意见下避免长时间站立、行走或进行跑步、跳绳等剧烈活动。
2.负重行走
患者处于脚踝骨折恢复阶段,应该避免将体重直接施加在骨折处行走,以免会进一步加重损伤部位组织的压力,对病情的恢复造成不利影响。
3.姿势不当
患者还应该避免采取不当姿势或动作,如长时间趴在床上、脚踝过度旋转或扭曲,以免加重受伤或干扰正常的愈合过程。
4.过度依赖支具
康复过程中,使用支具如拐杖或助行器有助于减轻脚踝的负担,但过度依赖支具可能会导致肌肉无法充分恢复力量和稳定性,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逐渐减少支具的使用。
5.食用辛辣刺激食物
骨折期间,脚踝部位可能会伴有肿胀或疼痛症状,若患者进食辣椒、芥末、胡椒等辛辣刺激的食物,可能会对伤口部位造成一定的刺激,影响体液循环,导致不适感加重。
6.石膏固定时避免过紧
脚踝骨折的患者通常需要使用石膏固定,但石膏过紧会压迫脚踝,加重肿胀和疼痛,甚至导致下肢缺血。对此,需要定期检查石膏的松紧度,确保舒适。
建议脚踝骨折的患者需要尽早到医院配合医生治疗,恢复期间注意保护损伤部位。在休息期间,可以通过垫高患肢,帮助促进静脉回流,减轻肿胀和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