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为,湿气是引发许多疾病的关键,除湿气非常重要。一些除湿气常用的药物,包括茯苓、薏苡仁、泽泻、冬瓜皮、玉米须、荷叶、藿香、佩兰、苍术和厚朴等,同时需注意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并注意饮食和锻炼。
中医认为,湿气是引发许多疾病的关键,湿气在,病症就会在,湿气除,病症就会失去存在的倚仗,因此,除湿气是非常重要的。以下是一些除湿气常用的药物:
1.茯苓:茯苓味甘、淡,性平,归心、肺、脾、肾经,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等病症。
2.薏苡仁:薏苡仁性凉,味甘、淡,归脾、胃、肺经,具有利水渗湿、健脾止泻、除痹、排脓、解毒散结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水肿、脚气、小便不利、脾虚泄泻、湿痹拘挛、肺痈、肠痈、赘疣、癌肿等病症。
3.泽泻:泽泻味甘、性寒,归肾、膀胱经,具有利水渗湿、泄热通淋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水肿胀满、泄泻尿少、热淋涩痛、高血脂等病症。
4.冬瓜皮:冬瓜皮性甘而微寒,归肺、小肠经,具有利水消肿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水肿胀满、小便不利、暑热口渴、小便短赤等病症。
5.玉米须:玉米须味甘、淡,性平,归膀胱、肝、胆经,具有利水消肿、利湿退黄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水肿、小便不利、黄疸、胆囊炎、胆结石等病症。
6.荷叶:荷叶味苦,性平,归肝、脾、胃经,具有清热解暑、升发清阳、凉血止血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暑热烦渴、暑湿泄泻、脾虚泄泻、血热吐衄、便血崩漏等病症。
7.藿香:藿香味辛,性微温,归脾、胃、肺经,具有芳香化浊、开胃止呕、发表解暑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湿浊中阻、脘痞呕吐、暑湿表证、湿温初起、发热倦怠、胸闷不舒、寒湿闭暑、腹痛吐泻、鼻渊头痛等病症。
8.佩兰:佩兰味辛,性平,归脾、胃、肺经,具有芳香化湿、醒脾开胃、发表解暑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湿浊中阻、脘痞呕恶、口中甜腻、口臭、多涎、暑湿表证、湿温初起、发热倦怠、胸闷不舒等病症。
9.苍术:苍术味辛、苦,性温,归脾、胃、肝经,具有燥湿健脾、祛风散寒、明目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湿阻中焦、脘腹胀满、泄泻、水肿、脚气痿蹙、风湿痹痛、风寒感冒、夜盲、眼目昏涩等病症。
10.厚朴:厚朴味苦、辛,性温,归脾、胃、肺、大肠经,具有燥湿消痰、下气除满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湿滞伤中、脘痞吐泻、食积气滞、腹胀便秘、痰饮喘咳等病症。
以上是一些除湿气常用的药物,需要注意的是,使用药物治疗疾病时,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避免自行用药。同时,应注意饮食调理,避免食用过多的生冷食物和油腻食物,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适当参加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