腔梗和脑梗的区别在于定义、病因、症状、检查、治疗和预后等方面。
1.定义
腔梗又称腔隙性脑梗死,是指大脑半球或脑干深部的小穿通动脉在长期高血压等危险因素的基础上,血管壁发生病变,导致管腔闭塞,形成缺血性微梗死,缺血、坏死和液化的脑组织由吞噬细胞移走形成腔隙。脑梗是指因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所导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软化。
2.病因
腔梗的主要病因是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还与年龄、家族遗传、吸烟、饮酒等因素有关。脑梗的病因主要包括大动脉粥样硬化、心源性栓塞、小动脉闭塞、其他病因(如血管炎、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血小板增多症、脑淀粉样血管病、烟雾病、夹层动脉瘤等)。
3.症状
腔梗的症状相对较轻,主要包括纯感觉性卒中、纯运动性轻偏瘫、共济失调性轻偏瘫、构音障碍-手笨拙综合征等。脑梗的症状较为严重,根据梗死的部位和面积不同,可出现不同的症状,如偏瘫、失语、感觉障碍、吞咽困难、共济失调等。
4.检查
腔梗的检查主要包括头部CT或MRI、脑血管造影等。脑梗的检查主要包括头部CT或MRI、脑血管造影、颈部血管超声、经颅多普勒超声、心脏超声等。
5.治疗
腔梗的治疗主要包括控制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抗血小板治疗、改善循环、营养神经等。脑梗的治疗主要包括溶栓治疗、抗血小板治疗、抗凝治疗、手术治疗等。
6.预后
腔梗的预后较好,多数患者经过治疗后可以恢复正常生活。脑梗的预后取决于梗死的部位和面积、治疗的时机和方法等因素,部分患者可能会留下残疾。
总之,腔梗和脑梗虽然都是脑血管疾病,但它们的区别还是比较大的。如果出现脑血管疾病的症状,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并进行相应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