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心室预激的发生原理,可将其分为房室旁路折返性心动过速、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心房自律性增强性心动过速、触发活动等类型。其中房室旁路折返性心动过速最常见,约占90%。
1.房室旁路折返性心动过速:
房室旁路是一种异常的房室传导通路,具有前传和逆传功能。
当心房激动通过房室旁路前传时,激动可提前到达心室,引起心室预激。
心室预激可导致心电图上QRS波群增宽,酷似室性心动过速。
2.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房室结是正常的房室传导通路,但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出现折返环路。
当心房激动经房室结前传,同时经房室旁路逆传时,可形成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该类型心动过速的心电图表现与房室旁路折返性心动过速相似,但机制不同。
3.心房自律性增强性心动过速:
心房自律性增强,可导致心房自主节律点发放冲动,引起心动过速。
这种心动过速的发生与房室旁路无关,但心电图上可出现心室预激的表现。
4.触发活动:
心肌细胞在不应期后受到阈上刺激时,可发生触发活动。
触发活动可导致快速性心律失常,心电图上也可出现心室预激的表现。
需要注意的是,心室预激本身通常不需要治疗,但如果合并快速性心律失常,可能需要进行相应的治疗。此外,对于有明显症状或有心脏结构异常的心室预激患者,可能需要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对于存在心室预激的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激动,避免使用可能加重心律失常的药物。如果出现心悸、头晕、晕厥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进行诊断和治疗。
总之,心室预激是一种心电图异常表现,可能与多种心律失常的发生有关。对于心室预激患者,应密切关注症状,及时就医,以便进行个性化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