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牙齿的常识包括定期洁牙、少用牙签剔牙、定期口腔检查、定时刷牙、茶水漱口、叩齿咽津、按摩牙龈、正确咀嚼、用力咬合、鼓腮漱口等。
1.定期洁牙
定期洁牙也就是定期洗牙。洗牙能够有效去除牙齿上的牙菌斑和食物残渣,这可以极大程度地避免细菌在牙齿上滋生繁殖,进而起到很好的保护牙齿的作用。
2.少用牙签剔牙
相比牙线,牙签较为粗大,如果长期使用牙签剔牙,可能会引发牙缝变大、牙龈萎缩以及牙根暴露等口腔疾病。所以不建议长期使用牙签剔牙,而应提倡使用牙线。
3.定期口腔检查
定期进行口腔检查,有助于更早地发现口腔内的牙齿问题。比如通过口腔检查能够发现普通人难以察觉的牙隐裂,从而能够及时进行治疗,更早地保护牙齿。
4.定时刷牙
在每日三餐之后定时刷牙,可以减少牙菌斑的形成,能有效降低龋病的复发几率。
5.茶水漱口
每次饭后用茶水漱口,让茶水在口腔内冲刷牙齿及舌两侧。这样做可以清除牙垢,提高口腔轮匝肌和口腔粘膜的生理功能,增强牙齿的抗酸防腐能力。
6.叩齿咽津
每天早晨醒来和临睡时坚持做上下牙之间相互叩击的动作。开始时可以轻叩十几下,之后逐渐增加叩击次数和力量,争取达到每次叩击五十次左右。这种方法能够增强牙周组织纤维结构的坚韧性,促进牙龈及颜面的血液循环,使牙齿保持坚固。叩齿后咽下唾液也对养生有益。
7.按摩牙龈
用拇指和食指按照一定方向按摩牙龈,每次持续10分钟左右。这样可以促进牙龈、牙槽和牙髓的血液循环,防止牙床过早萎缩。
8.正确咀嚼
咀嚼的正确方式是交替使用两侧牙齿。如果经常只使用单侧牙齿咀嚼,那么不用的一侧会由于缺少生理性刺激而容易发生组织萎缩,而经常咀嚼的一侧则可能因负荷过重而导致牙髓炎,并且还会影响面容端正,影响美观。
9.用力咬合
每次排尿时,满口牙齿用力咬合,每溺必做且不间断。这样可以促进口腔粘膜的新陈代谢以及牙龈的血液循环,锻炼咀嚼肌,增强牙齿的功能。
10.鼓腮漱口
每天进行一两次闭口鼓腮漱口动作,并转动舌头。这样能使唾液分泌增多,让牙面、牙缝和口腔粘膜受到一定的冲洗和刺激,从而实现口腔自洁,保护牙齿健康。
保护牙齿需要综合运用这些方法和常识,同时,一旦出现牙病要及时就医,避免自行盲目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