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急救措施包括制动、冷敷、压迫、抬高、呼叫急救等。
1.制动
立即停止受伤部位的活动,避免进一步损伤。如果可能,使用夹板、木棍等固定物将受伤的肢体与健康的肢体固定在一起,以保持稳定。
2.冷敷
在骨折后的前24-48小时内,可以使用冰袋或冷敷布对受伤部位进行冷敷,每次15-20分钟,每天数次。冷敷可以减轻肿胀和疼痛。
3.压迫
使用弹性绷带包扎受伤部位,但不要过紧,以免影响血液循环。包扎时应从受伤部位的远端开始,逐渐向近端包扎。
4.抬高
将受伤的肢体抬高,高于心脏水平,以促进血液回流,减轻肿胀。
5.呼叫急救
尽快呼叫急救人员或送往医院,不要自行移动受伤的患者,尤其是怀疑有脊柱损伤的情况。
对于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儿童和孕妇,骨折后的处理需要特别注意。老年人可能存在骨质疏松,骨折后愈合时间较长,并发症风险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