猩红热是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好发于儿童,治疗方法包括一般治疗、抗菌治疗和对症治疗,患者应隔离治疗,特殊人群需谨慎。
猩红热是一种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好发于儿童,尤以5-15岁居多。以下是猩红热的治疗方法:
1.一般治疗:
患者应卧床休息,多喝开水,保持口腔清洁,吃一些有营养、易消化的饮食。
高热时可给予物理降温或服用解热药物。
2.抗菌治疗:
首选青霉素,疗程7-10天,过敏者可用红霉素。
3.对症治疗:
高热时可给予物理降温或服用解热药物。
皮肤瘙痒时可给予炉甘石洗剂外涂,或口服抗组胺药物。
若出现并发症,如化脓性中耳炎、鼻窦炎、颈部软组织炎、肺炎等,应根据不同情况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
需要注意的是,猩红热患者应隔离治疗,避免交叉感染。在治疗过程中,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同时,猩红热患者在痊愈后2周内,可能会出现变态反应性疾病,如急性肾小球肾炎、风湿热等,应定期进行尿常规和抗“O”检查,以便早发现、早治疗。
此外,对于孕妇、儿童、老年人等特殊人群,猩红热的治疗需要更加谨慎。孕妇感染猩红热可能会导致流产、早产等并发症,儿童和老年人感染猩红热后容易出现并发症,因此需要密切关注病情变化,及时就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