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肌劳损的常见病因包括长期过度腰部运动、负荷、急性腰扭伤等,主要症状是腰痛,劳累时加重,休息后减轻,物理治疗、运动治疗、药物治疗等可缓解症状,严重时需手术治疗,预防措施包括保持良好姿势、避免过度劳累、加强腰背肌锻炼、注意腰部保暖、纠正不良习惯等。
腰肌劳损,又称功能性腰痛、慢性下腰损伤、腰臀肌筋膜炎等,实为腰部肌肉及其附着点筋膜或骨膜的慢性损伤性炎症,是腰痛的常见原因之一,主要症状是腰或腰骶部胀痛、酸痛,反复发作,疼痛可随气候变化或劳累程度而变化,如日间劳累加重,休息后可减轻时轻时重,缠绵不愈。以下是关于腰肌劳损的一些常见问题解答:
1.腰肌劳损的病因有哪些?
长期反复的过度腰部运动及过度负荷,如长时期坐位、久站或从弯腰位到直立位手持重物、抬物,均可使腰肌长期处于高张力状态,久而久之可导致慢性腰肌劳损。
急性腰扭伤后及长期反复的腰肌劳损。
治疗不及时、处理方法不当。
长期居住于潮湿、寒冷环境等。
2.腰肌劳损有哪些症状?
腰部酸痛或胀痛,部分刺痛或灼痛。
劳累时加重,休息时减轻;适当活动和经常改变体位时减轻,活动过度又加重。
不能坚持弯腰工作,常被迫时时伸腰或以拳头击腰部以缓解疼痛。
腰部有压痛点,多在骶棘肌处,髂骨脊后部、骶骨后骶棘肌止点处或腰椎横突处。
腰部外形及活动多无异常,也无明显腰肌痉挛,少数患者腰部活动稍受限。
3.如何诊断腰肌劳损?
有长期腰痛史,反复发作。
腰骶部一侧或两侧酸痛不舒,时轻时重,缠绵不愈。
劳累后加重,休息后减轻。
腰部活动一般无明显障碍,但有时在活动时可出现牵掣不适感。
X线检查多无异常,少数患者可有骨质增生或脊柱畸形。
4.腰肌劳损需要与哪些疾病相鉴别?
腰椎间盘突出症:腰痛伴下肢放射痛,咳嗽、喷嚏时加重,腰部活动受限,棘突旁压痛,直腿抬高试验及加强试验阳性,下肢感觉、运动及腱反射改变。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腰痛以第三腰椎横突处明显,可有牵涉痛,腰部活动受限,无下肢症状。
棘上、棘间韧带损伤:有明显的外伤史,腰痛局限于棘突间或棘突两旁,压痛明显,弯腰时加重,有时可触及棘上或棘间韧带有断裂处。
肾脏疾病:肾炎、肾盂肾炎、肾结石、肾肿瘤等可导致腰痛,多为单侧或双侧胀痛,可有叩击痛,血尿等。
5.腰肌劳损如何治疗?
休息:卧硬板床休息,可缓解肌肉痉挛,减轻疼痛。
药物治疗:可口服非甾体类抗炎药、肌松药等缓解疼痛,也可局部外用膏药。
物理治疗:可采用热敷、按摩、针灸、拔罐等方法缓解症状。
运动治疗:加强腰背肌功能锻炼,如小燕飞、五点支撑等。
手术治疗:如果保守治疗无效,可考虑手术治疗。
6.腰肌劳损的预防措施有哪些?
保持良好的姿势:站立时应挺胸收腹,坐位时应尽量挺直腰部,避免弯腰过久。
避免过度劳累:避免长时间弯腰、负重或从事重体力劳动,应注意劳逸结合。
加强腰背肌锻炼:可进行游泳、瑜伽、慢跑等运动,增强腰背肌力量。
注意腰部保暖:避免腰部受寒,尤其是在季节交替时。
纠正不良习惯:避免久坐、久站,避免长时间使用腰围。
总之,腰肌劳损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需要长期治疗和保养。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和受凉,加强腰背肌锻炼,同时配合药物、物理治疗等方法,以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如果症状加重或出现其他异常,应及时就医,以便明确诊断,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