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有双肾结石通常与饮食习惯、遗传因素、药物因素、代谢异常、尿路感染等原因有关,常见治疗方法为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患者根据自身情况遵医嘱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比较好。
一.原因
1.饮食习惯长期摄入高草酸、高钙、高蛋白的食物,如菠菜、坚果、肉类等,加之饮水量不足,容易导致尿液浓缩,使尿液中的草酸钙、磷酸钙等成分浓度升高,进而形成结石。
2.遗传因素有些家族性遗传性疾病容易导致肾结石,如原发性高草酸尿症等。
3.药物因素长期使用某些药物,如磺胺类药物、乙酰唑胺等,可能改变尿液成分,增加结石的风险。
4.代谢异常如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等疾病,可能导致钙盐和磷酸盐的代谢出现问题,使尿液中这些物质的浓度过高,增加结石的形成风险。
5.尿路感染细菌感染可能改变尿液的酸碱度,促进结石的生成。
二.治疗
1.一般治疗对于直径小于0.5cm的结石,或者患者身体状况不允许进行手术治疗时,可以通过多喝水、适当运动的方式促进结石的排出,需每天保持2000ml以上的饮水量,并适当进行跳绳、慢跑等运动。
2.药物治疗对于直径小于0.6cm、肾功能良好的小结石,可以考虑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有排石颗粒、枸橼酸氢钾钠、别嘌呤醇等,这些药物可以加速结石的溶解和排出。
3.手术治疗对于直径在0.5-2cm之间的结石,尤其是1.5-2.5cm的肾结石,体外冲击波碎石是一个有效的选择。通过X线或超声进行准确定位,利用冲击波在结石上进行聚焦,将结石分解成小的碎块或细沙状,随后通过尿液排出。
对于直径大于2cm的肾结石、憩室内的结石或体外冲击波碎石失败的结石,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是一个有效的治疗方法。通过腰部穿刺进入肾盂,建立通道,然后利用激光等方法将结石打碎并取出。
对于某些特殊位置或复杂性的结石,如肾盏内的结石,建议行输尿管软镜取石术,手术可通过尿道插入输尿管软镜,到达结石位置后利用激光等方法将结石打碎并取出。
双肾结石的治疗方法需要根据结石的大小、位置、类型以及患者的身体状况等因素综合考虑。在选择治疗方法时,应咨询专业医生并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若需进行手术,术后需注意自身护理,如保持创面清洁干燥、定期换药,还应避免吃辣椒、洋葱等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以免影响创面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