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压药的副作用因药物种类不同而有所差异,常见的种类通常包括利尿剂、钙离子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等。
1、利尿剂
可能导致电解质紊乱,如低钾血症,引起乏力、心律失常等;还可能引起血尿酸升高,诱发痛风。
2、钙离子拮抗剂
常见的有面部潮红、头痛、脚踝部水肿等。这些副作用通常较轻微,多数患者可逐渐耐受。
3、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可能引起干咳,这是较为特征性的副作用;少数情况下可能导致血管神经性水肿。
4、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副作用相对较少,但也可能有轻微的头晕、腹泻等。
5、β受体阻滞剂
可能引起心动过缓、乏力、四肢发冷等,还可能影响糖脂代谢,不过对于合并冠心病等的患者,其获益通常大于潜在风险。
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服用降压药的患者都会出现副作用,而且即使出现副作用,也不意味着一定要停药。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和调整治疗方案,以确保在控制血压的同时尽量减少副作用对患者的影响。患者在用药过程中应密切观察自身情况,如有不适及时告知医生,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同时,不要自行增减药量或换药,以免影响血压控制或引发不良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