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并发症包括休克、脂肪栓塞综合征、重要内脏器官损伤、骨筋膜室综合征、感染、愈合障碍、关节僵硬、创伤性关节炎、缺血性骨坏死、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
1.休克
严重的骨折,特别是骨盆骨折、股骨骨折等,可因大量出血导致失血性休克。骨折端的出血,以及周围软组织损伤后的广泛出血,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止血和补充血容量,会使机体有效循环血量急剧减少,进而引发休克,表现为血压下降、心率加快、意识障碍等。
2.脂肪栓塞综合征
多发生于长骨干骨折后。骨折处髓腔内血肿张力过大,骨髓被破坏,脂肪滴进入破裂的静脉窦内,可引起肺、脑脂肪栓塞。患者会出现呼吸困难、发绀、意识障碍等一系列症状,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3.重要内脏器官损伤
如肋骨骨折可能导致肺挫伤、血气胸;骨盆骨折可能引起膀胱、尿道、直肠等损伤。不同部位的骨折对相应内脏器官造成的损伤各不相同,其后果也较为严重。
4.骨筋膜室综合征
多发生在前臂掌侧和小腿。由于骨折后血肿和组织水肿,使骨筋膜室内内容物体积增加,或包扎过紧、局部压迫等,导致骨筋膜室内压力增高,进而影响血液循环,出现一系列症状,如疼痛进行性加剧、活动障碍、感觉异常等,若不及时处理,可导致肌肉、神经缺血坏死。
5.感染
开放性骨折易发生感染,可导致化脓性骨髓炎、败血症等严重后果。细菌通过伤口进入骨折部位,在适宜的条件下繁殖生长,引起炎症反应。
6.愈合障碍
包括骨折延迟愈合、不愈合或畸形愈合。多种因素可影响骨折愈合,如复位不良、固定不牢固、局部血液循环差、营养不良等。
7.关节僵硬
长时间固定制动可导致关节周围的肌肉、韧带等软组织粘连、挛缩,进而引起关节活动受限、僵硬。
8.创伤性关节炎
关节内骨折后若复位不理想,关节面不平整,长期磨损可导致创伤性关节炎,出现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症状。
9.缺血性骨坏死
常见于股骨颈骨折后,由于骨折破坏了股骨头的血液供应,可导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10.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长期卧床的骨折患者,下肢静脉血液回流缓慢,容易形成血栓。若血栓脱落,可引起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
对于骨折患者,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以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要采取正确的治疗方法和康复措施,促进骨折愈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