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常用的五类降压药包括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钙通道阻滞剂(CCB)、利尿剂和β受体阻滞剂。这些药物可联合使用,以提高降压效果、减少不良反应。在使用降压药时,需遵循医嘱,注意饮食、运动等生活方式的调整。
1.目前临床常用的五类降压药有哪些?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
钙通道阻滞剂(CCB)。
利尿剂。
β受体阻滞剂。
2.这些药物的作用机制和不良反应有哪些?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减少血管紧张素Ⅱ的生成,舒张血管,降低血压。常见的不良反应有咳嗽、血钾升高、血肌酐升高等。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选择性地与血管紧张素Ⅱ受体结合,抑制血管紧张素Ⅱ的作用,舒张血管,降低血压。不良反应较少,偶见血钾升高、血肌酐升高等。
钙通道阻滞剂(CCB):主要通过阻滞细胞外钙离子经电压依赖性钙通道进入细胞内,降低平滑肌细胞内钙离子浓度,从而松弛血管平滑肌,降低血压。常见的不良反应有头痛、面部潮红、下肢水肿等。
利尿剂:通过利钠排水、降低血容量而降压。常见的不良反应有低血钾、血尿酸升高等。
β受体阻滞剂:通过抑制过度激活的交感神经活性、减慢心率、降低心排出量而降压。不良反应主要有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等。
3.这些药物可以联合使用吗?
可以。联合用药的优点是可以提高降压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同时还可以针对不同的发病机制发挥协同作用。
联合用药的原则是:①作用机制不同的药物可以联合使用;②小剂量联合使用,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③尽量选择具有协同作用的药物联合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