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是由于甲状腺合成释放过多的甲状腺激素,造成机体代谢亢进和交感神经兴奋,引起心悸、出汗、进食和便次增多和体重减少的病症。多数患者还常常同时有突眼、眼睑水肿、视力减退等症状。下面是关于甲亢的一些信息:
1.病因:
Graves病:即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是甲亢最常见的病因,主要与自身免疫有关。
多结节性毒性甲状腺肿:多发生于碘摄入不足或食用致甲状腺肿物质的地区,由于长期碘摄入不足,TPO容易受抑制,甲状腺代偿性增生,摄碘功能增强,碘的有机化过程受阻,甲状腺内碘浓度下降,甲状腺素合成减少,通过反馈机制,刺激垂体TSH分泌增加,刺激甲状腺滤泡增生,摄碘率也增加,从而引起甲状腺肿。
自主性高功能性甲状腺结节:自主性高功能性甲状腺结节是自主性甲状腺肿的一种特殊类型,多发生于碘摄入相对不足的地区,由于结节自主分泌甲状腺激素,导致TSH被抑制,甲状腺功能亢进。
碘甲亢:碘甲亢是由于过量碘摄入导致的甲亢,常见于含碘药物、碘造影剂等检查或治疗后,以及碘摄入过多的地区。
垂体性甲亢:由于垂体分泌TSH过多导致的甲亢,常见于垂体TSH瘤或下丘脑TRH瘤等。
妊娠期一过性甲亢:由于妊娠期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升高,刺激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以及胎盘分泌的雌激素和孕激素对甲状腺的刺激作用,导致妊娠期一过性甲亢。
2.症状:
代谢率增加:怕热、多汗、低热、皮肤温暖、潮湿、乏力、体重下降等。
心血管系统:心悸、心动过速、心律失常、心脏扩大、心力衰竭等。
消化系统:食欲亢进、肠蠕动增加、大便次数增多、腹泻等。
神经系统:易激动、烦躁、失眠、焦虑、注意力不集中、手和眼睑震颤等。
生殖系统:女性月经减少或闭经,男性阳痿、乳房发育等。
眼部症状:突眼、畏光、流泪、复视、视力减退等。
3.诊断:
甲状腺功能检查:血清T3、T4、FT3、FT4升高,TSH降低。
甲状腺自身抗体检查:如TRAb、TPOAb等。
甲状腺超声检查:可了解甲状腺大小、形态、有无结节等。
其他检查:如吸碘率测定、甲状腺核素扫描等。
4.治疗:
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如甲巯咪唑、丙硫氧嘧啶等。
放射性碘治疗:适用于药物治疗无效或复发、有手术禁忌证等患者。
手术治疗:适用于甲状腺肿大明显、有压迫症状或药物治疗无效等患者。
其他治疗:如β受体阻滞剂、碘剂等。
5.注意事项:
饮食:避免碘摄入过多或不足,避免食用致甲状腺肿物质。
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的睡眠。
情绪: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
定期复查: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甲状腺超声等,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药物治疗:遵医嘱按时服药,不得擅自增减药量或停药。
放射性碘治疗:治疗后2周内避免与他人密切接触,避免接触放射性物质,注意个人卫生。
手术治疗:术后需注意休息,避免颈部剧烈活动,保持伤口清洁干燥,按时换药。
总之,甲亢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并注意饮食、休息、情绪等方面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