猩红热是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儿童普遍易感,尤以5-15岁居多。治疗主要包括一般治疗、抗菌治疗和对症治疗。孕妇和儿童是高危人群,感染后应及时就医。
猩红热是一种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儿童普遍易感,尤以5-15岁居多。猩红热的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一般治疗:患者应卧床休息,给予充足的水分和营养支持。高热时可给予物理降温或解热药物。皮肤瘙痒时避免搔抓,可局部涂抹炉甘石洗剂。
2.抗菌治疗:首选青霉素,疗程一般为7天,过敏者可选用红霉素或头孢菌素类药物。抗菌治疗应在发病后24小时内进行,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3.对症治疗:高热时可给予退热剂,皮肤瘙痒时可给予炉甘石洗剂或抗组胺药物,如有感染中毒性休克,应积极纠正休克,补充血容量,使用糖皮质激素等。
猩红热患者应及时就医,遵医嘱进行治疗。同时,猩红热患者应注意个人卫生,保持皮肤清洁,勤换衣服,勤剪指甲。患者的分泌物和污染物应进行消毒处理,避免传播给他人。
特殊人群中,孕妇和儿童是猩红热的高危人群。孕妇感染猩红热后,可能会导致流产、早产、胎儿宫内窘迫等不良后果。儿童感染猩红热后,可能会并发急性肾小球肾炎、风湿热等疾病。因此,孕妇和儿童感染猩红热后,应及时就医,遵医嘱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