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热是一种与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关的全身性结缔组织非化脓性疾病,可累及全身结缔组织,最常侵犯心脏、关节、皮肤,具体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好发于冬春阴雨季节,寒冷和潮湿是重要诱因,任何年龄均可发病,5~15岁多见,可复发,主要病理变化为全身结缔组织的非化脓性炎症,主要治疗方法包括一般治疗、抗风湿治疗、抗生素治疗、手术治疗等,预后与多种因素有关。
风湿热是一种与链球菌感染密切相关的全身性结缔组织的非化脓性疾病,可累及全身结缔组织,最常侵犯心脏、关节、皮肤,偶可累及中枢神经系统、血管、浆膜及肺、肾等内脏。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游走性关节炎、心脏炎、环形红斑、皮下结节、舞蹈病等。
风湿热的发生与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关,该链球菌菌体的荚膜是人体自身抗原,人体对此产生相应抗体,形成免疫复合物,沉积在人体各个部位,导致全身结缔组织病变,但具体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
风湿热好发于冬春阴雨季节,寒冷和潮湿是重要诱因。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但以5~15岁多见,复发多在初发后3年内。其主要的病理变化为全身结缔组织的非化脓性炎症,最常侵犯心脏、关节、皮肤、皮下组织、脑等部位。
如果怀疑患有风湿热,需要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抗链球菌溶血素“O”试验、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心电图、心脏超声等,以明确诊断。
治疗风湿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一般治疗:注意休息,加强营养,补充足够的蛋白质和维生素。
2.抗风湿治疗:首选药物为非甾体类抗炎药,如阿司匹林、吲哚美辛等,具有解热、镇痛、抗炎作用。如果上述药物不能耐受或疗效不佳,可选用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地塞米松等。
3.抗生素治疗:如果有链球菌感染的证据,应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常用的药物有青霉素、红霉素等。
4.手术治疗:如果心脏瓣膜受损严重,出现心脏衰竭等并发症,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如瓣膜置换术等。
风湿热的预后与多种因素有关,如治疗是否及时、是否有心脏损害等。早期诊断和治疗可以明显改善预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总之,风湿热是一种严重的疾病,需要及时就医,进行规范治疗。同时,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感染,预防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