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后的功能锻炼包括主动、被动、助力运动,应渐进进行,注意正确姿势和适度原则,定期复查并根据愈合情况调整计划。
骨折后的功能锻炼对于恢复患肢功能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骨折功能锻炼方法:
1.主动运动:骨折愈合后,应尽早开始患肢的主动运动,如握拳、屈伸手指、踝泵运动等,以促进血液循环,预防肿胀和粘连。
2.被动运动:在医生或治疗师的指导下,进行患肢的被动运动,如按摩、推拿、关节活动等,以恢复关节活动度和肌肉力量。
3.助力运动:使用器械或他人协助进行患肢的运动,如使用哑铃进行力量训练、使用弹性带进行拉伸等,以增强肌肉力量和恢复运动功能。
4.渐进性运动:逐渐增加运动的强度和难度,避免过度疲劳和损伤。可以从简单的运动开始,逐渐过渡到复杂的运动,如从床上活动到下床活动,从静态运动到动态运动等。
5.注意事项:
在进行功能锻炼时,应注意保持正确的姿势和动作,避免过度用力或不当的运动方式。
锻炼应循序渐进,逐渐增加运动的强度和时间,避免过度疲劳和损伤。
如有疼痛或不适,应及时停止运动,并咨询医生或治疗师的意见。
定期进行复查,根据骨折愈合情况调整锻炼计划。
总之,骨折后的功能锻炼需要在医生或治疗师的指导下进行,根据个人情况制定合理的锻炼计划,并持之以恒地进行,以促进骨折愈合和恢复患肢功能。同时,对于老年人、儿童、患有其他疾病的人群,功能锻炼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个性化定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