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的治疗原则包括控制感染、改善呼吸功能、控制心力衰竭、抗凝治疗、营养支持和康复治疗。
1.积极控制感染
感染是肺心病心力衰竭加重的主要诱因,因此需要积极控制感染。根据痰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的抗生素。
2.改善呼吸功能
给予氧疗,纠正低氧血症,可使用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有创机械通气。
3.控制心力衰竭
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一般在积极控制感染、改善呼吸功能后,心力衰竭症状可改善,无需常规使用利尿剂和强心剂。但对经上述治疗后仍存在右心衰竭的患者,可适当使用利尿剂、强心剂和血管扩张剂。
4.抗凝治疗
肺心病患者长期缺氧可导致继发性红细胞增多,血液黏稠度增加,易形成血栓,可使用低分子肝素钠等抗凝药物。
5.营养支持
患者多存在营养不良,应给予营养支持,提高机体免疫力。
6.康复治疗
患者病情稳定后,应鼓励其进行康复锻炼,如呼吸功能锻炼、运动训练等,以提高生活质量。
总之,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采取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同时,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和感染,定期复查,以预防心力衰竭的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