跗阳穴位于小腿外侧,外踝尖上3寸,腓骨前缘,主要功效是缓解治疗头痛、腰骶痛、下肢痿痹、外踝肿痛等,可按摩、艾灸、针刺,识别技巧是取穴时先找到外踝尖,然后向上量取3寸,再在腓骨前缘取穴。
跗阳穴位于小腿外侧,外踝尖上3寸,腓骨前缘。其主要功效是缓解治疗头痛、腰骶痛、下肢痿痹、外踝肿痛等。
功效作用:
缓解治疗头痛:中医认为,头痛是由于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人体,或者由于脏腑功能失调,导致气血运行不畅,经络阻滞,不通则痛。跗阳穴是足太阳膀胱经上的穴位,膀胱经主筋所生病,头痛属于脑病,故跗阳穴可治疗头痛。
缓解治疗腰骶痛:腰骶痛是指腰骶部的疼痛,多由于肾气不足,或者感受寒湿之邪,导致腰部经络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跗阳穴是足太阳膀胱经上的穴位,膀胱经主筋所生病,腰骶部属于膀胱经所过之处,故跗阳穴可治疗腰骶痛。
缓解治疗下肢痿痹:下肢痿痹是指下肢肌肉无力,或者萎缩,运动障碍,多由于外感温热毒邪,或者湿热浸淫,或者脾胃虚弱,导致气血不足,经络阻滞,不通则痿。跗阳穴是足太阳膀胱经上的穴位,膀胱经主筋所生病,下肢属于筋之所属,故跗阳穴可治疗下肢痿痹。
缓解治疗外踝肿痛:外踝肿痛是指外踝部的肿胀疼痛,多由于外伤,或者外感风热之邪,导致局部气血凝滞,不通则痛。跗阳穴是足太阳膀胱经上的穴位,膀胱经主筋所生病,外踝部属于筋之所属,故跗阳穴可治疗外踝肿痛。
使用禁忌:
跗阳穴的刺激强度应适中,避免过度刺激,以免引起局部皮肤破损或者感染。
跗阳穴处有腓总神经分布,故针刺时应注意避开神经,以免引起局部麻木或者运动障碍。
跗阳穴处有小血管分布,故针刺时应注意避开血管,以免引起局部出血。
使用方法:
按摩:用拇指或者食指指腹按压跗阳穴,由轻到重,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度,每次按摩10-15分钟,每天按摩2-3次。
艾灸:用艾条温和灸跗阳穴,距离皮肤2-3厘米,以局部有温热感为度,每次艾灸15-20分钟,每天艾灸1-2次。
针刺:用毫针直刺跗阳穴,进针1-1.5寸,局部有酸胀感或者向足背部放射,留针15-20分钟。
识别技巧:
跗阳穴位于小腿外侧,外踝尖上3寸,腓骨前缘。
取穴时,可先找到外踝尖,然后向上量取3寸,再在腓骨前缘取穴。
跗阳穴处有明显的压痛或者酸胀感。
以上是关于跗阳穴的一些信息,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