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头坏死的常见症状有疼痛、活动受限、跛行、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等,治疗方法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
一.症状
1.疼痛多发生于腹股沟区,即大腿根部与髋部交界处,也可出现在髋部或大腿近侧,可放射至膝部。疼痛可呈间歇性发作,休息后可缓解,但随着病情发展,疼痛会逐渐加重并变为持续性。
2.活动受限由于股骨头受损,患者在进行髋关节活动时可能会感到受限,如内旋、外展、屈曲等活动范围减小。随着病情恶化,活动受限会逐渐加重,影响日常生活,如下蹲困难、无法长时间站立等。
3.跛行当股骨头坏死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患者可能会出现跛行,这是由于股骨头塌陷或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导致两腿长短不一所致。跛行可进一步加重髋关节负担,形成恶性循环。
4.肌肉萎缩长期疼痛和活动受限可能导致患肢肌肉废用性萎缩,表现为腿部肌肉体积减小、力量减弱,不仅影响外观,还可能进一步加重患肢功能障碍。
5.关节僵硬虽然股骨头坏死本身并不会直接引起髋关节僵直,但随着病情的恶化,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会导致髋关节结构改变,可能间接导致关节僵硬和活动受限。
二.治疗方法
1.一般治疗主要通过减少髋关节的使用来缓解症状,如拄拐、使用助行器、坐轮椅或卧床休息等。
2.药物治疗适用于疼痛的患者,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等药物,减轻不适症状。
3.物理治疗如热敷、冷敷、按摩等,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减轻疼痛和增加肌肉力量。
4.手术治疗对于坏死程度严重的患者,如股骨头塌陷或骨关节炎等,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包括保髋手术(如坏死骨清除、钽棒植入、截骨手术等)和换髋手术(如股骨头置换或全关节置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