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通常是由缺血、缺氧导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缺血性坏死或软化,多见于中老年患者。当然,年轻人也可能会患脑梗死,早期一般会出现偏身感觉障碍、偏盲、头痛、呕吐、喝水呛咳、口齿不清、共济失调等症状。
1.偏身感觉障碍
偏身感觉障碍通常是由于脑梗死导致的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进而影响到大脑感觉处理区域引起的。当这些区域受损时,患者可能会出现身体某一侧或部位的感觉异常或消失,如麻木、刺痛等。
2.偏盲
脑梗死可能导致大脑的视觉处理区域受损,特别是当梗死发生在大脑的枕叶或视放射区域时。这些区域的损伤会导致患者出现视野缺损,即偏盲,无法看到视野中的某一侧或某一区域。
3.头痛
脑梗死引起的头痛通常是由于脑组织缺血、缺氧导致的炎症反应和水肿,这些变化会刺激大脑的疼痛感受器,从而引发头痛。此外,脑梗死还可能引发颅内压升高,进一步加重头痛症状。
4.呕吐
脑梗死导致的呕吐通常与颅内压升高有关。当脑组织受损时,会引发炎症反应和水肿,进而增加颅内的压力,而这种压力升高会刺激大脑的呕吐中枢,导致患者出现呕吐症状。
5.喝水呛咳
脑梗死影响到大脑的吞咽中枢,导致患者在喝水或进食时会出现呛咳症状。这是因为吞咽中枢受损后,患者的吞咽动作变得不协调或无力,从而引发呛咳。
6.口齿不清
脑梗死可能影响到大脑的语言中枢,导致患者出现口齿不清、言语不流畅等症状。这是因为语言中枢负责处理和理解语言信息,当这些区域受损时,患者的语言能力会受到影响。
7.共济失调
脑梗死可能导致小脑或大脑皮层的运动协调区域受损,进而引发共济失调症状。共济失调是指患者在行走、站立或进行其他精细动作时出现的协调障碍,常表现为步态不稳、动作不协调等。
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检查,包括血常规、心电图、凝血功能、血糖、血脂、颅脑CT、颅脑磁共振成像等,以明确诊断。如果明确是脑梗死引起的,早期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尿激酶、阿司匹林、肝素钠等药物进行治疗,具有溶栓以及抗血小板聚集、抗凝的作用。如果梗死面积较大,且无手术禁忌症,则建议及时进行手术治疗,如开颅减压术、部分脑组织切除术等。术后患者也需要健康饮食,禁烟禁酒,并适度运动,如散步、瑜伽、太极拳等,以增强体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