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愈合的5个基本过程包括血肿形成、纤维性骨痂形成、骨性骨痂形成、骨痂改建或再塑。
1.血肿形成
骨折时,由于骨组织和周围软组织的损伤,导致血管破裂出血,在骨折断端及其周围形成血肿。这是骨折愈合的起始阶段,血肿可以起到暂时的填充和止血作用。
2.纤维性骨痂形成
在血肿形成后不久,开始有肉芽组织长入血肿内,主要由成纤维细胞、内皮细胞和新生的毛细血管等组成,它们逐渐机化血肿。之后,肉芽组织进一步转化为纤维组织,形成纤维性骨痂,使骨折断端初步连接起来。
3.骨性骨痂形成
纤维性骨痂中的成纤维细胞逐渐转化为骨母细胞,分泌骨样组织并钙化成骨,形成骨性骨痂。骨性骨痂不断加强和增多,使骨折断端更加牢固地连接在一起。
4.骨痂改建或再塑
随着肢体的活动和负重,骨性骨痂会根据力学需要进行改建和再塑。多余的骨痂被吸收,不足的部位得到加强,使骨的形态和结构逐渐恢复正常,以适应肢体的功能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