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岁血压偏高可能是高血压、肾小球肾炎、嗜铬细胞瘤、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及脑瘤等疾病所致,需要根据病因进行处理,详情如下:
1、高血压
高血压是指因遗传、疾病等原因导致收缩压大于等140mmHg,舒张压大于等于90mmHg的疾病。
患者治疗时应注意改善不良的生活方式,可遵医嘱使用硝苯地平、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及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等进行治疗,常用药物包括硝苯地平、卡托普利及缬沙坦等。若患者存在其他并发症,则还应积极进行调脂治疗、抗血小板治疗及降血糖治疗等。
2、肾小球肾炎
肾小球肾炎是指因感染、免疫功能异常等原因导致肾小球损伤且伴有炎症的疾病,患者常可出现血尿、高血压及水肿等症状。
患者应积极限制食盐摄入,尽量避免可能导致加重肾脏损伤的因素,若患者出现水肿,则应及时遵医嘱使用利尿剂进行治疗,常用药物包括氢氯噻嗪、呋塞米及氨苯蝶啶等。出现血压高的症状时,可遵医嘱使用卡托普利、氯沙坦钾及厄贝沙坦等进行治疗。若进展到终末期,则可考虑进行肾脏移植手术。
3、嗜铬细胞瘤
嗜铬细胞瘤是指因遗传、基因突变等原因导致的起源于嗜铬细胞的肿瘤,患者主要的表现为高血压,此外,部分患者还可出现代谢紊乱、便秘及心律失常等情况。
患者应积极摄入高钠饮食,增加饮水量,有利于增加血容量。此外,患者还应遵医嘱使用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等进行治疗,常用药物包括哌唑嗪、多沙唑嗪及硝苯地平等。此外,患者还应及时进行手术切除治疗,对于较小的肿瘤,可进行腹腔镜微创手术,而对于较大的肿瘤则应进行开放性手术治疗。
4、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是指主动脉瓣膜本身病变或主动脉根部疾病所导致的疾病,患者常可出现血压升高、呼吸困难及乏力等症状。
当患者出现高血压的情况时,应积极控制血压,常用药物包括卡托普利、依那普利及硝苯地平等。若患者为原发性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可遵医嘱采用主动脉瓣置换术进行治疗。继发性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患者则可进行主动脉瓣成形术进行治疗。对于因创伤、心内膜炎等原因导致的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患者,可采用瓣膜修复术进行治疗。
5、脑瘤
脑瘤是指因电离辐射、发育异常等原因导致颅腔内出现神经系统肿瘤的疾病,患者常可出现血压增高、颅内压增高及神经功能异常等情况。
为降低颅内压,应遵医嘱使用脱水药治疗,常用药物包括甘露醇、呋塞米、甘油果糖等,此外,患者还应遵医嘱服用抗癫痫药物,以防术后癫痫发作,常用的药物有卡马西平、苯巴比妥、苯妥英钠等。出现脑瘤后应及时进行手术治疗,对于恶性肿瘤患者,还应及时进行放疗及化疗,帮助提高其生存期。
建议患者积极前往医院就诊,大部分患者经过积极治疗可有效缓解症状,延缓病情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