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后康复训练方法通常包括物理康复锻炼、关节活动训练、肌力训练、抗阻力训练、平衡与协调训练等。
1、物理康复锻炼
物理康复锻炼包括超声导入、中频理疗、磁疗等方法,旨在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骨折部位的愈合,同时促进神经恢复,减轻疼痛,预防肌肉萎缩,为后续康复训练打下基础。
2、关节活动训练
在骨折部位生长稳定后,进行小范围的关节屈伸活动,并逐渐增加活动范围。关节活动训练有助于保持关节的灵活性和软组织的延展性,防止关节僵硬和挛缩。
3、肌力训练
肌力训练包括等长肌肉收缩训练、等长肌肉力量增强训练等,旨在增强肌肉力量,提高肢体的稳定性和协调性,有助于患者更好地完成日常生活活动。
4、抗阻力训练
在骨折后期,可进行抗阻力训练,如俯卧撑、引体向上、深蹲、哑铃、杠铃等。这类训练能够进一步增加肌肉力量和耐力,使肌肉的力量和运动强度逐渐恢复正常。
5、平衡与协调训练
平衡与协调训练包括单腿站立、闭眼站立、行走练习等,旨在提高患者的身体平衡能力和协调性,减少跌倒等意外事件的发生,这对于骨折患者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