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方并不能替代专业治疗,所以出现咳嗽症状后,患者应及时就医进行治疗,包括饮食调理、生活护理、对因治疗、对症治疗、雾化治疗等。
1.饮食调理
咳嗽期间,饮食宜清淡,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呼吸道黏膜的刺激。可适当多吃一些具有润肺止咳作用的食物,如梨、枇杷、百合等。多喝水有助于湿润呼吸道,稀释痰液,促进痰液排出。
2.生活护理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温度和湿度适宜,温度一般在22-24℃,湿度在50%-60%。避免吸入刺激性气体、冷空气等。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助于身体恢复,减轻咳嗽症状。
3.对因治疗
如果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呼吸道炎症,如肺炎、支气管炎等,需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头孢呋辛、阿奇霉素等。过敏因素引起的咳嗽,要避免接触过敏原,并遵医嘱使用抗组胺药物进行治疗,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苯海拉明等。
4.对症治疗
咳嗽剧烈时,可遵医嘱选用镇咳药药物进行治疗,如右美沙芬、喷托维林、止咳糖浆等。咳嗽伴有较多痰液时,不宜单纯使用镇咳药,应选用祛痰药,如氨溴索、溴己新、化痰平喘片等,促进痰液排出,减少对呼吸道的刺激。
5.雾化治疗
对于咳嗽伴有喘息、痰液黏稠不易咳出的患者,雾化吸入是有效的治疗方法,而常用药物有布地奈德、异丙托溴铵、沙丁胺醇等,可起到抗炎、平喘、稀释痰液的作用,使咳嗽症状得到缓解,但需遵医嘱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