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绞痛和冠心病虽然都属于心系疾病,但它们在病因、症状、治疗等方面存在一定区别。
1.定义不同
心绞痛:是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与缺氧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
冠心病:全称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指由于脂质代谢不正常,血液中的脂质沉着在原本光滑的动脉内膜上,在动脉内膜一些类似粥样的脂类物质堆积而成白色斑块,称为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这些斑块渐渐增多造成动脉腔狭窄,使血流受阻,导致心脏缺血,产生心绞痛。
2.病因不同
心绞痛:主要病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其次为主动脉瓣狭窄或关闭不全、梅毒性主动脉炎、冠状动脉炎、肥厚型心肌病、先天性冠状动脉畸形等。
冠心病:主要病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但动脉粥样硬化的原因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家族遗传、年龄、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肥胖、高热量饮食、从事体力活动少、脑力活动紧张、压力大、情绪波动、作息不规律等因素有关。
3.症状不同
心绞痛:典型症状为发作性胸痛,疼痛部位主要在胸骨体之后,可波及心前区,有手掌大小范围,界限不很清楚。常放射至左肩、左臂内侧达无名指和小指,或至颈、咽或下颌部。胸痛常为压迫、发闷或紧缩性,也可有烧灼感,但不像针刺或刀扎样锐性痛,偶伴濒死感。发作时,患者往往被迫停止正在进行的活动,直至症状缓解。
冠心病:根据临床症状的不同,冠心病可分为隐匿型、心绞痛型、心肌梗死型、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型、猝死型五类。
4.治疗方法不同
心绞痛:发作时应立即休息,一般患者在停止活动后症状即可消除。药物治疗是稳定型心绞痛的主要治疗方法,可单独使用或联合使用硝酸酯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抗血小板药物等。对于严重的心绞痛,可能需要进行介入治疗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冠心病:治疗方法包括生活方式改变、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等。具体治疗方法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合并疾病等因素综合考虑。常用的药物包括抗血小板药物、他汀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等。此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也是常用的治疗方法。
总之,心绞痛是冠心病的一种类型,冠心病还包括其他类型的病变。心绞痛的症状相对较轻,而冠心病的病情可能更为严重。无论是心绞痛还是冠心病,都需要及时就医,接受专业的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