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肌劳损,又称腰背部肌筋膜炎或慢性肌肉劳损,是一种因腰部肌肉及其附着点筋膜、甚至骨膜长期过度使用或损伤而引起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原因有急性腰扭伤未愈、长期姿势不当、腰部长期高张力状态等。治疗方法有纠正不良生活习惯、适当运动、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康复治疗等。
一.原因
1.急性腰扭伤未愈腰部扭伤后,如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扭伤部位可能出血、粘连,久而久之引起腰肌劳损。
2.长期姿势不当长时间保持不正确的坐姿、站姿,或长时间弯腰、久坐、久站等,导致腰部肌肉、筋膜和韧带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从而引发劳损。
3.腰部长期高张力状态长期从事重抬、推或拉的工作,尤其是涉及腰部活动的情况下,腰部肌肉长期处于超负荷状态,容易引发劳损。
二.治疗方法
1.纠正不良生活习惯减少弯腰动作和长时间坐着,使用护腰等方式,避免腰部继续受到损伤。
2.适当运动适当活动或经常变换体位可以减轻腰痛症状。注意在运动时根据自身体质进行相对应的锻炼,并在运动过程中使用护腰。
3.物理治疗在医生指导下,通过红外线热疗、激光疗法等方式缓解局部腰痛症状。
4.药物治疗腰部疼痛症状剧烈时,可遵医嘱使用止痛药物缓解疼痛症状,如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等。
5.康复治疗对于部分症状较轻的患者或康复期患者,可通过腰背肌功能锻炼康复治疗缓解症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臀桥、小燕飞等活动进行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