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两周了还在流血,这是一种异常情况,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1.内分泌失调
体内激素水平失衡可能引起月经紊乱,导致经期延长。比如黄体萎缩不全时,子宫内膜不规则脱落,就会出现月经周期正常,但经期延长的表现。
2.生殖系统疾病
如子宫内膜息肉、子宫黏膜下肌瘤等,这些病变可能影响子宫的正常收缩和修复,导致出血时间延长。子宫内膜息肉通常是子宫内膜局部过度生长形成的突起,容易引起出血;子宫黏膜下肌瘤则会使宫腔面积增大,影响子宫收缩。
3.全身性疾病
一些全身性疾病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等,会影响凝血功能,导致月经出血异常且持续时间长。
4.药物影响
近期服用过某些药物,如抗凝药等,可能干扰正常的凝血机制,从而引起月经长时间流血。
5.其他因素
精神紧张、压力过大、过度劳累等也可能影响月经,导致经期异常。
当出现月经两周仍在流血的情况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超声检查、性激素测定、血常规等,以明确原因,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同时,在出血期间要注意保持外阴清洁,避免性生活和盆浴,以防感染。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导致贫血、感染等并发症,甚至会对生殖健康造成长期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