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癌检测中以阳性、阴性表示检查结果的检查方法包括大便隐血试验、粪便DNA试验等定性检查,阳性说明存在隐血情况或发现癌变细胞。
1.大便隐血试验
大便隐血试验主要是采集受检者粪便样本进行检测确认患者肠道是否出血,具体过程则是将粪便样本涂抹于大便隐血试纸上,然后滴加3%双氧水观察试纸变色情况,一般2min内试纸不变为蓝色即为阴性(-),至于30~60s后呈蓝色(+)、立即呈蓝绿色(++)、立即呈深绿色(+++)等则均为阳性,阳性说明患者粪便样本中掺杂血液,阳性程度越高说明掺杂的血液越多,患者患有肠癌的可能性也越大。
但因受检者患胃溃疡、胃炎、十二指肠溃疡、克罗恩病等有可能引起消化道出血的消化系统疾病或在检测前进食动物血液制品、服用铁剂均有可能出现假阳性结果,故患者需结合其他检测项目进行诊断。
2.粪便DNA检测
粪便DNA检测是一种新型的肠癌检查方法,检测敏感性相对较高,主要是通过检测特定的DNA片段变化诊断肠癌。一般肠癌患者的癌变组织在持续增殖的过程中会持续脱落癌细胞并随粪便排出体外,此时采集粪便样本即可获取患者粪便中的癌细胞,进行DNA检测时可以发现癌细胞的DNA发生甲基化,所以粪便DNA检测阳性说明患者粪便内存在癌细胞,阴性则说明粪便样本中未发现癌细胞。
但因粪便DNA检测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检测结果受采样方法影响较大,所以疑似患有肠癌的人群通常需结合CT、超声、电子内窥镜等多种检查项目结果诊断肠癌。
参考文献:
[1]乔宝军.粪便脱落细胞学和外周血标志物筛查结直肠癌的研究[D].2015-10-01.
[2]殷晓聆,李雁.结直肠肿瘤粪便筛查研究现况[J].医学综述,2016-01-20.
[3]马飞,王成彬.粪便检查对早期胃肠道恶性肿瘤筛查的研究进展[J].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2015-09-30.
[4]洪尚游.大肠癌结肠镜筛查的策略及依从性研究[D].2012-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