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炎和肠癌的症状区别包括腹痛特点、大便性状、全身症状。
1.腹痛特点
腹痛是肠炎的常见症状,主要表现为左下腹或右下腹疼痛。不同类型的肠炎腹痛特点有所不同,如溃疡性结肠炎以左下腹疼痛为主,克罗恩病则可能是右下腹疼痛为主。疼痛性质多为钝痛、绞痛或烧灼痛,且痛感边界不明显。
肠癌的疼痛表现因病变部位而异。右半结肠癌可能以贫血、腹痛为首发症状,疼痛性质多为定位不确切的持续性隐痛,或仅为腹部不适或腹胀感。左半结肠癌则可能表现为完全性或部分性梗阻,如腹痛、腹胀、肛门无排气排便等。当发生肠梗阻时,腹痛可能加重或为阵发性绞痛。
2.大便性状
肠炎患者的大便性状多样,可呈糊状、水样或为脓血样。每天排便次数可能增多,甚至达到十余次。排便时可能伴有里急后重感、肛门坠胀感等表现。肠炎的稀水样便较为多见,且可能因消化不良而排出食物的颜色,如绿色的青菜等。
肠癌患者的大便性状改变主要表现为黏液便、血性黏液便、大便变细、便秘,或便秘和腹泻交替出现。肠癌患者可能会出现消化道出血的情况,导致粪便呈现黑便或血便。
3.全身症状
肠炎患者可能会出现发热、乏力、贫血等全身症状。发热是肠炎患者常见的炎症性反应之一,可能出现反复发热且不易治愈的情况。长时间腹泻、呕吐、消化不良可能导致脱水、四肢无力。炎症还可能使肠道吸收功能异常,导致叶酸和维生素B12缺乏,进而引发贫血。
肠癌患者除了消化道症状外,还可能出现明显的全身症状,如消瘦、乏力、贫血、低热等。这些症状在病程晚期可能更加明显,并可能伴随恶病质等严重情况。肠癌患者还可能出现体重下降和逐渐消瘦的伴随症状,这是由于肿瘤生长消耗大量营养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