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癌主要通过结肠镜检查、大便潜血试验、影像学检查、肿瘤标志物检测、直肠指诊等方式检查出来。
1.结肠镜检查
这是诊断肠癌最直接和重要的方法。通过将细长的结肠镜经肛门插入肠道,可以直观地观察肠道黏膜的情况,发现病变并进行活检以明确诊断。医生能够清晰地看到肠道内是否有息肉、肿瘤、炎症等异常表现。
2.大便潜血试验
用于检测大便中是否存在微量血液。虽然该检查不能确诊肠癌,但如果潜血试验持续阳性,提示可能存在肠道病变,需要进一步检查。它是一种简单、无创的筛查方法。
3.影像学检查
如腹部CT、磁共振成像(MRI)等。这些检查可以帮助评估肠癌的侵犯范围、是否有转移等情况,对于肿瘤的分期和治疗方案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显示肠道的形态、周围组织器官的情况以及是否有肿大的淋巴结等。
4.肿瘤标志物检测
常用的如癌胚抗原(CEA)等。尽管肿瘤标志物升高并不一定意味着患有肠癌,但在肠癌患者中可能会出现异常,可作为辅助诊断和监测病情变化的指标之一。但其特异性并非绝对,其他情况也可能导致其异常。
5.直肠指诊
对于直肠部位的病变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医生通过手指直接触摸直肠,可以发现直肠下段的肿瘤、息肉等病变,操作简单且易行。
需要注意的是,单一的检查方法可能存在局限性,通常需要综合多种检查手段来提高肠癌诊断的准确性。对于有肠癌家族史、长期便秘或腹泻、便血等高危因素的人群,应定期进行相关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肠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