猩红热的护理方法包括:呼吸道隔离、卧床休息、易消化饮食、口腔清洁、皮肤护理、物理或药物降温、观察病情及并发症。
猩红热是一种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好发于儿童,以发烧、咽峡炎、皮疹为主要表现。以下是猩红热的护理方法:
1.一般护理:
隔离:患者应进行呼吸道隔离,不要与其他人密切接触,以免传染给他人。隔离期一般为5天,直至皮疹消退后。
休息:患者应卧床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充足的睡眠。
饮食: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如牛奶、豆浆、蛋羹、米粥等。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
2.口腔护理:
保持口腔清洁:用生理盐水或复方硼砂溶液漱口,每天4-6次。
疼痛护理:口腔疼痛明显时,可在漱口液中加入利多卡因,以缓解疼痛。
3.皮肤护理:
保持皮肤清洁:用温水清洗皮肤,避免使用刺激性的清洁剂。
皮疹护理:皮疹消退后可能会有脱屑,不要用手搔抓,以免感染。可涂抹炉甘石洗剂或凡士林,以保护皮肤。
4.发热护理:
物理降温:用温水擦浴、冰袋冷敷等方法降温。
药物降温:体温超过38.5℃时,可服用退烧药,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
5.观察病情:
观察体温变化:每天测量体温4次,观察体温是否有波动。
观察皮疹变化:观察皮疹的颜色、形态、分布是否有变化,是否出现新的皮疹。
观察其他症状:注意观察是否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6.并发症护理:
心肌炎: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遵医嘱使用营养心肌的药物,如辅酶Q10、维生素C等。
肾小球肾炎:观察尿量、尿色是否有变化,定期复查尿常规。
化脓性脑膜炎: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瞳孔、呼吸等变化,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猩红热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应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同时,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有异常及时就医。